日夕导航

神秘联系:人体神经机理与针灸科学之间的奇妙关联


文章编号:13479 / 更新时间:2024-03-02 15:33:31 / 浏览:

你尝试过针灸吗?没尝试过的人可能觉得疼痛,而尝试过的人则认为它神奇。为什么针灸可以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背后有些科学依据?大家好,我是探索科学之路的晓韦,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什么是针灸,以及它与人体神经系统的关系。

针灸,许多人耳详,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尝试过。它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针灸疗法可以追溯到约7000~8000年到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最初的针刺工具是用石头制成的,被称为砭石。针灸疗法最早出现在公元前约100年左右的《黄帝内经》中。当时医生们发针灸对疾病治疗有效,于是开始逐渐推广应用。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传统医学的著作。根据针灸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明朝学者杨继洲对前人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广泛搜集整理,编纂了许多历代针灸文献成了现代针灸的基础。尽管针灸可以算作中国传统医学的珍宝,但其科学性一直备受争议,即便在我国,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更不用说将用于国际医学领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针灸表现出逐渐浓厚的兴趣。早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针灸中穴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1979年,研究人员针对大鼠的不同皮肤区域进行刺激,发现这会影响大鼠的神经反射和胃蠕动。2014年,另一组科学发现,刺激小鼠的穴位会产生生理上的影响。他们利用电针刺激小鼠身上的一个特定位点ST36穴位,竟然能够激活小鼠的迷走神经系统,从而缓炎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特定位点实际上对应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足三里穴。随后,另一团队,也就是刚加入西湖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富,也深入进行了研究。2020年,他们发现刺激小鼠的ST25穴位和ST36穴位可以应对炎症,这两个穴位分别对应传统医学中的天枢穴和足三里穴此为止,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穴位的存在,那么穴位刺激为何能引发生理变化,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为了彻底探索针刺背后的机研究人员标记了小鼠背部的感觉神经元,并通过针刺、神经元敲除等操作,发现针刺的作用与激活这一区域的感觉神经元有关,进而刺激了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进而实现疾病的治疗目的。令人惊奇的是,研究人员还能根据该类神经的分布,预测针刺小鼠不同穴位后的抗炎效。科学家不仅弄清了针刺背后的神经学机理,甚至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了顶尖期刊《自然》上。当然,这一研究一经发表,引起了公众的广议论。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的针灸与单纯的针刺有所不同,针灸指的是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的总称。针刺具有许多量化指标,而这项究结果为针灸从传统医学走向现代医学打开了一扇窗。正当我国科学界对针灸疗效存疑之际,美国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并秘密着手行动。201610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启动了一个名为“刺激外周神经减轻症状(SPARC)”的研究计划。这个计划的名称看似复杂,实际核心却很明确——即刺激神经是否能减轻炎症。这与我们刚刚提到的与穴位相关的神经解剖学机理几乎异曲同工。得知这一计划后,我国科学家不禁感慨,这不就是吗?为何我们的传统医学被美国抢先呢?在遗憾之余,也开始反思。西方医学提出的SPARC计划既延续传统、又具创新,值得我们国家的针灸科人员深思。这一计划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结合西方医学的逻辑思维和医疗实践,进行了创新性系统研究。可以看出,中医现代化至关重要,只有此,才能走向国际。

回到针灸这一领域。如何系统性地研究针灸、穴位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针灸背后的神经解剖学机制,或是针灸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期盼针灸治疗能够越来越科学,发挥更大作用于国际医学舞台上。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


针灸推拿之经络指导: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

神秘联系人体神经机理与针灸科学之间的奇妙关

从古代文献看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经脉与脑在解剖结构上有直接联系。 如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再如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灵枢。 大惑论》中对视觉器官有这样一段论述:“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与脑相连的结构可能是对视神经的描述,也许这是《内经》时代接近发现神经的一个例子。 现代研究揭示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经络系统是人体的调控系统,在生理功能上与神经系统有相似性。 就经络的实质而言,古人发现的具有一定循行路径的十四经脉是否存在,其实质是什么,才是经络实质研究的核心内容。 循经感传以及其他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成为经脉存在的有力证据。 古代文献以及针灸临床实践证实,针刺的疗效依赖于“得气”。 有时可出现针感循古典经脉路径传导的现象。 由于循经感传提示古典经脉存在的可能性,因此,研究循经感传现象成为近年研究经络实质的切入点。 围绕经络实质的研究,近年已提出多种学说。 (1)经络的生物进化观目前已知在脊椎动物体内同时还保留着低等神经系,如人体内除神经管外还有部分链状神经系(交感神经链)和网状神经系(肠壁神经网)的某种保留,主要已转化为植物神经的组成部分。 从进化的连续性来看,子午干神经系在人体无疑也有所保留,可能是经络原型。 经典的经络系统可能依然在已经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的调控下起作用,并与神经系统有直接的解剖上和功能上的联系。 (2)神经中枢扩散说截肢者的幻肢觉提示,中枢神经系统与躯体可能存在镜像关系。 当外周肢体离断后,其在中枢的镜像依然存在。 同理,针刺产生的针感传入中枢后可能在中枢定向传递,从而产生循经感传现象。 有学者认为,针刺穴位后循经感觉的产生,是中央后回与皮肤经络路线相对应的大脑细胞被兴奋的结果。 有人提出“经络链”的设想,实际上也是经络的中枢观。 认为针感不需要通过外周,而是在神经中枢传导的过程。 (3)植物神经反射联动说认为植物神经系统是经络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经脉线实质为体表上富含神经末稍的组织带,穴区则有着更为丰富的神经末稍。 穴位受到刺激,所激发的交感神经反射接力的兴奋点所到之处,使肥大细胞释放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刺激相应的躯体或内脏传入神经末稍,产生各种感觉,即循经感传。 由于脊髓节段的有序性,导致交感神经反射弧的相继激活有序地定向传导。 古人确定的经络线路并不一定是实际的“通道”,而只是效应线路。 这也许是为什么多年对经络的形态学研究,经络和穴位并没有找到新的或特异性的实体结构,而只是发现了一些已知组织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的特异性分布的原因。 近年对穴位的研究发现,穴位具有低电阻特性。 低电阻的穴位下确实分布着比周围更多的交感神经末梢;毁损皮肤内交感神经后,穴位也不再具有低电阻特性。 从针灸临床实践来看,产生针感的必定是某种特定的结构。 这就是为什么针刺时,若不得气就需调整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的原因。 在调整过程中,一旦刺中穴位便迅速产生针感。 内脏牵涉痛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内脏牵涉痛提示躯体与内脏之间存在解剖学上的某种联系,可作为研究经络的“内联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功能的参考。 (4)经络的中枢-外周说认为经脉感传现象是中枢与外周共同作用的结果。 “八五国家攀登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胡翔龙先生认为:循经感传可能是“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时沿经传导着的某种“动因”所兴奋,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了主观感受到的感传。 有学者持相似观点,认为循经感传现象发生,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一系列轴突反射效应(针感)传入到达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感觉区,使相对应的大脑细胞兴奋,从而产生“感传”现象。 古人提出的经络系统,是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机体调节系统。 可能包括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多系统的总体功能。 当代对于经络实质研究并不等同于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 经络实质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古人提出的有明确循行走向的经脉和穴位的实质。

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有哪些

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

研究人员对于针灸如何减缓疼痛给出了两种假设。一种假设认为针刺激活了痛觉神经,后者能够引发大脑释放一种类似于鸦片的化合物——多肽——并在全身循环。另一种假设则提出针灸的疗效实际上基于一种安慰剂效应,即使患者认为释放了多肽。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科学家Maiken Nedergaard对上述两种假设都表示怀疑,因为针灸并不疼,并且也仅仅在针刺入痛处附近才起作用。Nedergaard转而推测,当针灸师刺入并旋转针头后,这些针实际在组织中造成了轻微的创伤,并释放出了一种名为腺苷的化合物,而后者恰好充当了一种局部止疼剂的作用。

Nedergaard首先给他刚刚16岁的女儿Nanna Goldman分派了一项夏季作业——Goldman和其他研究人员在Nedergaard的实验室中轻微麻醉了一些小鼠,从而使它们能够保持静止不动,随后研究人员在小鼠小腿的一个针灸点上插入了一根针,并对针头周围的流体进行了采样分析。他们发现,其中的腺苷比正常水平增加了24倍——这似乎大有希望。

接下来,研究人员测试了加大腺苷的作用是否有助于减缓两类慢性脚部疼痛——炎症的疼痛,例如关节炎,以及神经损伤的疼痛,例如脊髓受损或糖尿病并发症。通过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或注射能够促进炎症的物质,研究人员使小鼠的脚部患上了上述这些疾病。

研究人员随后在小鼠的痛处进行针刺或局部注射一种能够促进腺苷作用的药物,进而减少了小鼠对痛觉的敏感程度。但是这两种疗法在缺乏一种细胞表面受体——能够使腺苷发挥效用——的小鼠中都无法减缓疼痛。Nedergaard认为,这些发现证明了腺苷起到了一种生化信使的作用,从而在针灸过程中减缓了疼痛。

为了确定是否能够人为促进针灸的疼痛抑制效应,研究人员向小鼠体内注射了一种药物,进而使机体组织能够积累更多的腺苷。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药物使得腺苷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了3倍,从而也使抑制疼痛的时间从1个小时延长至3个小时。研究人员在5月30日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尽管他们所使用的药物——一种名为deoxycoformycin的抗癌药——因毒性过强而无法在临床上使用,但Nedergaard仍然认为这一发现“证明了针灸的疗效是可以得到改进的”。

研究人员认为,针灸治疗历史悠久,但由于其作用原理一直不太清楚,许多人对针灸持怀疑态度,而本次研究揭示了针灸止痛的确存在科学原理。

针灸止痛的原因

针灸止痛穴位,多分布在四肢,膝肘以下,或指、趾关节处,简约举例,有曲池、后溪、三间、少商、商阳、阳陵泉、绝骨、太溪、束骨、公孙、太冲、丘墟等,临床应用,更多情况是辩证取穴,辩证者,辩经络、辩虚实、辩脏腑、辩阴阳等。最忌拘于成法,照猫画虎,否则,用之不效,徒然贻笑天下。今就刚才所列举的穴位略讲解,以期抛砖引玉,供有心针灸的朋友们指正。

曲池穴在肘,属大肠经,手阳明主,可以治疗膝、肘关节疼痛,及全身上下各部位的皮肤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癣、脸面部痤疮、咽喉肿痛、肩背痛等,经络辩证属大肠经、肺经、胃经者可以考虑选用曲池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言曲池穴善治肘中疼痛,治中风偏瘫致上肢屈伸不利,发热及高烧不退等。

后溪在手掌尺侧,即小指侧,属小肠经,手太阳主,可以治疗颈、肩、腰、背、足等部位的疼痛,经络辩证属小肠经、膀胱经、心经者,亦可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针灸止痛对穴

一、合谷---太冲

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病症,称之为“面口合谷收”。合谷配合太冲穴,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合谷、太冲,合称为“四关”。合谷配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重在调气调血,通畅经脉气血,对人体气机不畅,经脉气血不通有明显的效果,不通会痛,也会出现郁滞的情况。

二、内关---足三里

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 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三、粱丘---公孙

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但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

四、支沟---阳陵泉

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这个也是,必须排除像胆囊炎等器质性病变后才可以使用)

五、外关---悬钟

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六、气海---三阴交

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七、合谷---内庭

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 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 ,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八、中脘---足三里

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九、中渚---足临泣

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十、人中---委中

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十一、膻中---内关

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素问灵兰秘典 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十二、鱼际---复溜

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咳嗽引起的胸痛。

十三、外关---后溪

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十四、印堂---合谷

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临床上经常用来治疗面瘫)

十五、归来---三阴交

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十六、太溪---太冲

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十七、阳谷---侠溪

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十八、足三里---三阴交

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十九、曲池---上巨虚

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 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二十、风池---昆仑

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针灸是怎么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针灸的原理是刺激机体产生的生物反应,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基本上可以明确针灸对免疫系统以及人的机体各系统方位有着一定的作用。

针灸的作用针灸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发挥作用的,针灸一般可以用来疏通经络,调整人体平衡,中医认为人体生病的时候,是因为体内的阴阳失去了平衡,导致震源虚弱,这样就无法战胜病魔的邪气,导致人体经络气血不通畅,所以通过针灸可以有效地将气血疏通,重新将阴阳平衡回来让人恢复健康。

而且从现代的研究结果上来看,针灸是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以及镇痛作用的,可以用来治疗系统以及器官等方面的病变,由于穴位主要分布在皮肤以及深层组织中,而且具有多样的感受性,所以可以通过针灸感受到多种形式的刺激。通过刺激,可以使身体发出信号来促进身体的痊愈。

针灸的原理和种类

针灸的原理就类似于用一种东西击这个穴位,导致穴位发生一些反应之后,来给人体带来正面的反馈。针灸除了最常见的毫针机械刺激之外,还有电针和艾灸,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热刺激身体。从传统的经络学来看,终究主要是通过人体不同穴位的深浅不同,比如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比较深,肌肉比较薄的地方就比较表浅,总的来说会因为所扎的穴位结构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

在针灸的过程中,穴位感受器会通过作用,而将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这样就可以使得这些刺激信息向中枢传导,而至于某些脏腑病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的穴位来看出主要的病理反应,在针灸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穴位的异常以及组织形态的改变。

针灸主要用于中医临床

针灸目前主要还是用于中医的临床上,用针灸来镇痛以及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紊乱,可以起到不错的作用,因为通过针灸可以加快身体的血液循环,由此来加快身体受损的恢复速度等等,但大多数时候针灸还是用于某些小症状的,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了某些病症的话,还是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其实治病最后靠的还是得看自身的免疫系统,只有建立起了好的免疫力才能有好的防御能力,那么抵抗病毒以及其他的外物攻击能力也就会随之提高了,针灸主要还是为了疏通经络,使得气血能够正常运行,给身体创造一个平衡的环境。因为中医相信免疫系统与经络是一体的,所以大多数的中医都会采用针灸的方式来给患者做诊疗。


相关标签: 针灸科学吗它与人体的神经机理有哪些关联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3271f46259c80642a634.html

上一篇:暴雨灾后防疫攻略揭秘这些传染病别漏掉...
下一篇:不同效果所有新冠疫苗100%防重症,但各有特点...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