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探索耳屎的神秘世界:到底它是好是坏?


文章编号:14473 / 更新时间:2024-03-03 01:04:58 / 浏览:

本文专家:孟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探索耳屎的神秘世界到底它是好是坏?

很多人把耳垢当作脏东西,每次清理耳朵都觉得耳朵瞬间通畅但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并不建议掏耳朵。而且耳垢是种好东西,生来是带着保护你的使命的。包括眼屎、鼻屎……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好西到底都是哪儿来的。

耳垢哪儿来的?在我们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内附有耵聍腺,其分泌物称为耵聍,俗称耳垢。我国大部分人是感耵聍,呈片状,另有部分人的耵聍粘稠,为油性耵聍,俗称油耳或者糖耳,不易脱出。从生理功能来讲,耵聍可黏附外物,对外耳道皮肤和鼓有保护作用。

耳的解剖学示意图(图引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3版)》)

耳垢要不要掏?一般情况下,耵聍可位改变或运动,下颌关节的活动如咀嚼、吞咽等动作可将耵聍自行排出。所以,正常情况下,若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大可不必掏耳朵。但若种原因,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就成了耵聍栓塞,这个时候患者通常会有局部瘙痒感、耳闷耳胀不适,可同时有听力下降,甚至。

外耳进水后可有胀痛,如果不慎感染,甚至会伴随剧痛。此时解决办法无他,唯有取出之,但切忌自己盲目瞎掏硬掏,损伤外道和鼓膜就得不偿失了。应该就诊耳鼻喉科在耳镜下轻柔取出,必要时可使用外耳道冲洗液软化耵聍或者油剂润滑后,使用耵聍钩轻柔取出。总结一句话,耵聍本是宝,没事儿别乱掏~

眼屎哪儿来的?我们眼睛的支撑结构之一——睑板含有大量垂直排列的皮脂腺,即睑腺,开口于睑缘灰线后,其分泌的油脂随眨眼动作涂于角膜前,形成泪液膜脂质层,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同时,这些油脂和进入眼睛里的尘以及泪水中的杂质混在一起,聚集在眼角就形成了眼屎,也是眼睛自洁功能的表现。

哪种情况的眼屎是不正常的?眼屎异常增多,及性状改变如黏性、脓性、血性眼屎,就属于病理状态了。常见于细菌性、病毒感染性结膜炎,角膜炎,眼外伤,物理化学刺激,过敏反应,缺乏,寄生虫感染等,常伴随眼部瘙痒、酸痛、迎风流泪、畏光等不适。

要想保护好心灵的窗户,需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不要暴力,不盲目使用滴眼液,避免将不洁物体接触眼睛,爱美的女士化妆时最好不要画内眼线。注意劳逸结合,不过度用眼。如出现眼屎明时就医,明确病因后予以处理。

鼻屎哪儿来的?人类鼻腔黏膜前起鼻前庭内向鼻腔延伸,广泛分布于鼻腔各个侧壁,并与鼻咽部、鼻窦鼻泪管黏膜连续,黏膜下层有丰富的粘液腺和浆液腺,其一大功能就是分泌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毯,是保护鼻粘膜的重要屏障。

这些粘一方面对吸入的干燥空气进行加温加湿、过滤清洁,一方面由于含有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起到防御保护作用。

悄悄地告诉你,正人每天要分泌约1000毫升的粘液,大部分的粘液会被你不知不觉中吞下去,只有鼻前庭区域分泌物被干燥空气风干,就形成所谓的鼻屎。因常情况下也会有,只不过出现炎症或者感染时,鼻腔分泌物增多,形成的鼻屎也就更多。

鼻屎想挖就能挖?鼻屎不是不能挖,毕竟自然脱落时机不适很可能会遭遇大型社死现场。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可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必要时可配合使用冲鼻器效果更佳~毕竟由于拔鼻毛、挖鼻或者外伤导致鼻前庭或外鼻皮肤损伤继发化脓性感染的,在临床上也不少见。挖鼻屎也就两个字——轻柔!


耳屎的真实作用究竟是啥?

耳屎学名叫做耵聍,俗称耳屎,是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出的淡黄色粘稠液体遇空气干燥后形成的,富含油脂,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粘稠的油脂。 耳屎因富含油脂,它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挡由外界的尘埃颗粒。 耳屎和细毛还能防止昆虫等微生物对耳朵的侵害。 偶然闯进来的小虫等碰上密茸茸的细毛,被挡住去路;耳屎味苦,当小虫尝到耳屎的苦味后,便会“知难而退”。 此外,富含油脂的耳屎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尤其对耳道深处的鼓膜可使其不致干涸,从而使鼓膜经常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富含脂肪酸的耳屎,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有人证明,耳屎里的化学成分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耳屎和细毛,不仅能吸附进入耳道的灰尘和微生物,保持耳道的清洁,而且还能使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所震伤。 由此可见,正常的耳屎不是废物,对保护听觉器官还是有一定功劳的。

耳屎的真实作用究竟是啥?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掏耳朵,有的喜欢让妈妈给掏,有的自己动手,还有人比较谨慎,找医生给挖。 掏耳朵有什么学问呢?耳屎真的是垃圾吗?本文为你解答掏耳朵常见的误区。 误区1:鼓膜破了,一定会耳聋 正解:掏伤鼓膜,听力下降坊间对鼓膜的认识是,一旦鼓膜破裂了,听力就没有了。 其实并非如此,鼓膜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相当平常的事情。 很多人在掏耳朵时掏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个小孔。 鼓膜的功能是扩发音量、增强听力,它的破损甚至破裂只会影响听力,但不会完全导致失聪。 一般人掏耳朵时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个小洞,一般来说3个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的。 要提醒的是,不仅掏耳朵会捅破鼓膜,过大的音量、很重的一巴掌、打球撞击等原因都可能在鼓膜上震出小孔。 例如有一个小孩在玩沙炮的时候震伤了耳朵,鼓膜上破了个洞,听力大大受损。 误区2:弄痛耳朵了,滴滴消炎水 正解:没有感染不要滴就像眼睛干涩就滴眼药水一样,很多人耳朵一有问题就滴消炎水。 殊不知,乱滴药水也可能带来炎症。 如果掏耳朵时,用干净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了、受伤了,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药水。 此时外耳道没有受到细菌感染,保持干爽洁净的环境。 但滴了消炎药水之后,反而营造了一个潮湿温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 什么情况下可以滴消炎药水呢?当耳朵出现感染、流脓时,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滴消炎药水。 洗澡时,最好别弄湿耳朵。 可以用棉花团塞住耳朵再洗澡,棉花团湿了再换。 另外,每次在公共泳池游完泳之后,最好滴两滴消毒药水。 因为公共泳池内内的水可能存在各种细菌。 误区3:耳朵觉得痒就掏 正解:可能是真菌感染很多人都有定时清洁耳朵的习惯,特别是油耳的人,常常有油流出来,或者觉得痒,每过几天就掏一次耳朵。 陈观贵对此表示,油耳和干耳是遗传的,没有办法改变。 油耳的人一但感觉油流出来了,用掏耳棒清洁一下看得见的外耳道是可以的。 不过,正常人的耳屎会自动脱落,一般情况下不会堵塞。 无论是油耳还是干耳,清洁耳屎的频率大约一个月一次就够了。 一来耳屎的生长速度没有那么快,二来耳屎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要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 我们的耳朵都有两节,外面的一节外耳道表层覆盖着皮肤,不小心碰到了也不痛。 但里面看不到的一节表面是薄薄的黏膜,一碰就会痛。 在清洁时,最好使用松软、干净的棉签,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其实并不好。 陈观贵提醒,很多耳朵痒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经常用不干净的手掏耳朵、患有脚气病的人,都是耳朵感染真菌的主要人群。 一旦感染了,最好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误区4:耳朵痛自己会恢复正解:长期受伤可治脑膜炎耳朵发炎的问题并不大,因此很多人会忽略了正确治疗。 陈观贵表示,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耳朵受伤发炎而不治疗,很可能出现反复感染而造成慢性化脓性综合炎。 不仅出现听力下降,还会导致肉芽、胆脂瘤,破坏听骨等。 听骨被损坏到一定程度了,无法自愈,只能通过手术解决问题。 掏耳朵不可不知的三点:常掏耳易诱发乳头状瘤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 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我国自从废除理发师用剃头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耳屎是用来保护耳朵的?在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 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 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怎样掏耳忠告: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 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 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今天起床发现左边耳朵像有东西堵住一样,听力下降,是怎么回事,聋了吗?现在我真的很害怕

中耳炎。没什么大毛病。但也不能轻视。。去药店买点药就行。。

可能是你游泳或做什么。。有东西进到耳朵里了。没事。

我得过这病,当时感觉一直耳鸣听不清楚声音。后来用棉签擦了几天就好了。

后来去医院问才知道是中耳炎。


相关标签: 眼屎鼻屎到底是哪儿来的耳屎竟然都是好东西…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5b54e847a3f78f91006b.html

上一篇:为什么西瓜中间最甜?揭秘脑筋急转弯中的奥秘...
下一篇:冠病抗击风波疫战成名知彼知已...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