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导航

轮虫每天制造1.33亿亿个塑料颗粒-在鄱阳湖 (轮虫每天制造多少氧气)


文章编号:15597 / 更新时间:2024-03-03 08:26:35 / 浏览:

轮虫每天在鄱阳湖制造的纳米塑料颗粒总数:1后面跟着16个零。随着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我们环境中塑料颗粒也变得越来越多。它们无处不在,从北极到南极,从土壤到河流,从地面到云端,甚至存在于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中。

轮虫每天制造133亿亿个塑料颗粒在鄱阳湖

这些肉不可见的塑料被分为两类,尺寸在1微米到5毫米之间的是微塑料(microplastic),尺寸小于1微米的则是纳米塑料(nanoplastic)。越来越多研究已经明,纳米塑料会损害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能摄入微塑料,并用大颚(mandible,磷虾的咀嚼器)将其磨成纳米塑料。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邢宝山教授长年从事微塑料相关研究,看完本文的他意识到,既然南极磷虾这种生活在遥远的生物能分解微塑料,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范围内,是否也广泛存在能产生同样效果的生物,进而对环境中纳米塑料的含量造成影响呢?于是和中国海洋大学的赵建教授合作,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他们选择了轮虫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地表水的常见浮游动物,大体长不超过0.5毫米。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例,每升湖水中就有超过900只轮虫。而且,与南极磷虾一样,它们拥有一种独的咀嚼器,通过机械作用将摄入的藻类研磨成小块。

研究人员观察了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和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us)两种轮虫,它们平时分别生活在海洋和淡水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轮虫都能大量摄入小于10微米的塑料,这与它们日常食物的尺寸相。它们偶尔也会吃些20微米大的塑料,不过再大就吃不下了。

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轮虫吃下微塑料后,消化道中出现了多尺寸不一的塑料颗粒,其中纳米级塑料颗粒的数量远多于微米级。原本提供给轮虫的光滑、球形的微塑料,经过一番消化,表面变得粗糙不堪是被啃过一样。可见,轮虫咀嚼器中的齿状结构通过研磨,从微塑料表面一点点抠下了这些塑料碎片。最后,碎片化的微塑料会从轮虫体内,回到水中。

浮游生物影响全球我们所说的塑料,其实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的总称。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和聚苯乙烯(PS)。它们的组成单元不同,硬度、拉伸强度、光反应性和生物反应性等各相同。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轮虫既能摄入和破碎硬度较低的PE塑料,也能有效地从硬度较高的PS塑料上磨损出纳米塑料颗粒。这说明虫对不同类型微塑料的消化具有普遍性。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从山东青岛的书院水库、白沙河、大沽河和胶州湾等地采集了不同种的轮虫样本,结果,所有采样点的轮虫体内均检测到了尺寸在3~30微米的微塑料。可见,即便是自然环境,在没有研究人员投喂微塑料的情况这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轮虫很可能在全世界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分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事实也确实如此。研究人员发现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东亚和欧洲,微塑料丰度较高的区域恰恰也是轮虫最多的区域,二者间存在高度的地理重叠。实际情况究竟有多可怕为人们对这种影响有更具象的感知,研究人员以鄱阳湖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鄱阳湖面积约3690平方千米,文献表明,平均每升鄱阳湖中约含20.2个直径在50~500微米的微塑料。假设所有轮虫都生活在不超过5米深的湖水,按照本次研究的数据,将轮虫放入含微塑料的水体4后,平均每个微塑料颗粒会生成131个纳米塑料颗粒,那么,一天下来,全鄱阳湖的轮虫一共能产生1.33亿亿(1.33×10^16)个纳米塑料粒。这只是计算结果,实际数量可能还会更高。一方面,受实验条件限制,研究人员只能检测直径大于0.6微米的纳米塑料,因此,一颗微料能被轮虫


相关标签: 在鄱阳湖轮虫每天制造1.33亿亿个塑料颗粒

本文地址:https://www.rixiy.com/article/ffb858e4d9859d3842ac.html

上一篇:吃蘑菇能缓解抑郁?科学辟谣揭秘...
下一篇:童言童语为什么这么好笑呢真的笑死我了这波...

温馨提示

做上本站友情链接,在您站上点击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a href="https://www.rixiy.com/" target="_blank">日夕导航</a>